守护孩子成长018岁坚持维生素AD

儿童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缺乏很常见,且同时缺乏的比例也很高。不论是单独缺乏维生素A或D,还是同时缺乏都将影响儿童的健康状况、增加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如何预防儿童缺乏维生素A、D?一起来看看年最新发表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是怎么建议的吧!我国儿童维生素A、D营养现况不容乐观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12岁儿童中维生素A缺乏率为5.16%,边缘缺乏率为24.29%。中西部地区2~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维生素A未达1.05μmol/L的比例分别为25.00%、28.92%、38.38%、42.73%,维生素A边缘性缺乏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全国中小城市小学生维生素A的总体缺乏率为9.77%,边缘缺乏率为20.56%。(血清维生素A浓度0.70μmol/L为缺乏,0.70~1.05μmol/L为边缘缺乏,1.05μmol/L为正常。)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更甚,我国0~18岁健康儿童中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较普遍,其中严重缺乏率为2.46%、缺乏率为21.57%、不足率为28.71%;婴幼儿组缺乏最低11.06%,青春期缺乏最高56.14%。(血清25-(OH)D3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30~50nmol/L为维生素D不足,50nmol/L则为适宜。)由此看来,维生素A、D缺乏在0-18岁各个年龄层均较常见。未规律服用维生素A、D补充剂是缺乏的重要原因维生素A、D缺乏的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两类:原发性缺乏是由于机体未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D来满足机体的需要。继发性缺乏是环境状况或生理状况导致的对维生素A、D的吸收和利用的障碍,包括维生素A、D摄取后不能充分吸收利用。维生素A、D缺乏的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两类:原发性缺乏是由于机体未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D来满足机体的需要。继发性缺乏是环境状况或生理状况导致的对维生素A、D的吸收和利用的障碍,包括维生素A、D摄取后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常见的儿童缺乏生素A、D的原因中,营养供给不足是很重要的一项因素。儿童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年龄差异,这与是否服用含维生素A补充剂以及剂量有关。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也与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有关。每日持续服用小剂量维生素A、D补充剂,可维持儿童更好的营养水平。未规律服用、间断服用、长期停止服用等原因亦是导致体内维生素A、D低水平的重要原因。维生素A、D缺乏的危害维生素A、D缺乏的原因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两类:原发性缺乏是由于机体未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D来满足机体的需要。继发性缺乏是环境状况或生理状况导致的对维生素A、D的吸收和利用的障碍,包括维生素A、D摄取后不能充分吸收利用。维生素A是人体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具有维持暗视觉,促进上皮细胞再生,维护皮肤、黏膜和其他组织表面的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维护生殖功能、影响造血的功能。维生素A缺乏可以表现为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如肺部及消化道感染、生长发育受阻、贫血,进而导致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也可以表现为特异性的临床型表现,如干眼症、角膜干燥溃疡、甚至失明。缺乏维生素A还可能会导致小儿麻疹风险增加、肝功能障碍和肾功能障碍。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包括内分泌功能和旁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主要包括小肠钙转运、骨代谢、肾钙重吸收、胰岛素分泌等;旁分泌功能包括抑制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维生素D缺乏的危害不仅限于骨骼系统疾病,如果在生命早期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对儿童和成人未来患病的风险产生长远影响,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还会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增加患过敏性疾病、肺部疾病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儿童心脑血管的发育,导致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维生素A、D同时缺乏,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且儿童还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其患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神经发育障碍等疾病的风险都将更高。及时补充维生素A、D是预防缺乏的重要措施缺乏维生素A、D对儿童的危害这么大,如何能有效避免儿童缺乏呢?答案是有效的营养补充!为预防维生素A缺乏,婴儿出生后1周内应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AU(μg),0~1岁每日补充U(μg),1~18岁每日补充~U(~μg);每6个月补充一次,一次补充5-20万U(15mg-60mg)的大剂量补充方式,也是一些国家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措施,针对高危因素可采取维生素A补充、食物强化等策略提高维生素A摄入量。儿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也是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有效措施,如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动物内脏)、深色蔬菜和水果(南瓜、胡萝卜、西蓝花、菠菜、芒果和橘子等)。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建议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U(10~20μg),0~1岁每日补充U,1~18岁每日补充~U(10~20μg),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保证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针对高危因素可采取主动阳光照射、维生素D补充、食物强化等策略提高维生素D摄入量。市面上常见维生素D2和D3的营养补充剂,其中维生素D2是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维生素D3是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合成的维生素D。维生素D3提高血清25-(OH)D的效果明显优于维生素D2。每天补充U维生素D,提升的血清25-(OH)D水平的效果,维生素D3比维生素D2高16.4nmol/L。且维生素D2的半衰期比维生素D3短,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结合力弱。因此,推荐优选维生素D3进行补充。共识指出,鉴于我国儿童普遍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维生素A和维生素D存在协同作用,因此建议,两者联合补充可能有助于同时改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此外,共识还强调无论维生素A还是维生素D,在我国儿童中的缺乏现状均以不足(边缘缺乏)为主要。维生素A缺乏(5.16%)及边缘缺乏(24.29%)在0~12岁儿童均较为普遍;维生素D的缺乏及不足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7%~54.8%)。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0~3岁婴幼儿中补充率较高,但在3岁以上儿童中补充率不足,同时,鉴于维生素A补充能提高群体维生素D的充足率,维生素A能促进维生素D发挥生物学作用。所以应重视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水平,建议给孩子补充维生素A、D至青春期。总结维生素A、D对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和不足将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我国0~18岁儿童维生素A、D的缺乏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儿童保健工作者提高重视,另一方面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如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D营养剂,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就可以开始补充,0~18岁的儿童也应每日补充以预防缺乏或不足,特别是在高龄儿童中更要重视补充,以防缺乏给儿童带来健康损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shl/136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