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在人们的固定认知中,一旦得了血液病就会认为是“不治之症”,事实上,在我们看来很常见的贫血症状,也属于血液病症状范畴,并且很多血液病经过科学诊治是有可能康复的。这也说明血液病并不是都像我们所想象的一样危险,要分类对待。
血液病是指发病于血液以及造血组织的疾病,症状多包含出血、贫血等现象,血液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得到预防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自身机体受到遗传或病变之外的原因。
做好以下规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预防血液病的发生。
1.避免滥用药物
部分血液病患者发病之前,都存在其他病症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患者不遵从医嘱,擅自服用某些抗病毒抗细菌药物,或者是用于对抗肿瘤类的药物,这些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长期的滥用很有可能引起血液系统的病变。
2.尽量远离放射化学物质
比如我们相对熟悉的甲醛,以及部分农药的残留的不合格蔬果,对于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暴露在辐射环境中,要尤其注意,一定要做好防护。
3.及时有效地防止感染
这种感染不单指外伤导致的感染,还包括一些炎症疾病的因素,当身体的一些炎症感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影响到血液系统健康,导致血细胞的异常变化,比如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或增多,所以细菌与病毒的感染也是引发血液病的重要因素。
PS:任何疾病的发生实际上都与人们的不合理习惯有关,相对于诊治疾病来说,预防疾病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了解医学常识,从源头上避免血液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