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发现贫血一定要警惕,可能没那么简单

老年性贫血是指人体外周循环血液在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一般认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克/升,红细胞数低于4.0×/升;成年女性低于克/升,红细胞数低于3.5×/升,即为贫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面色无华,心悸乏力等。老年性贫血有的原因不明,有的则是缺铁等引起。一般为慢性缺血。

老年性贫血与造血系统的造血机能老化有关,即红细胞的生成基地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脱落,味蕾萎缩,胃肠功能也减退,势必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导致造血原料的缺乏,致使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老年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老年男性的睾丸激素分泌不足,致使造血功能低下。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糖尿病、动脉硬化、肿瘤等,均可引起贫血。老年人血色素在9~11克之间属轻度贫血,一般无明显症状,当血色素在8克以下时往往会有头昏、眩晕、倦怠、失眠、气短、踝部水肿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错乱、淡漠、忧郁、易激动,也可有幻想、幻觉。

防治: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消除失血原因;及时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及优质蛋白;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氧耗量,延缓造血机能老化。

病状体征

编辑语音

心脑血管病

1、老年性贫血以继发性贫血多见,约占87.1%;此与老年人相伴随的某些疾病,如肿瘤、感染、肾功能不全,慢性失血,某些代谢性疾以及应用药物有关。如发生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则一定要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即使是轻度贫血也要仔细寻找原因。

2、老年人由于各器官有不同程度衰老,且常有心、肺、肝、肾及脑等其他脏器疾病,造血组织应激能力差因而对贫血的耐受能力低,即使轻度或中度贫血,也可以出现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在迅速发生的贫血。

3、多表现为心脑血管病的症状,因而易忽略贫血的检诊。

4、老年人贫血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误诊。一些老年患者往往以神经、精神首发症状而就诊,如淡漠、忧郁、易激动、幻想、幻觉等甚至出现精神错乱。

5、老年人由于皮肤色素沉着,眼睑结合膜充血,使皮肤黏膜的表现与贫血程度不呈平行关系。

6、老年人贫血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如有的病人既有胃肠道疾病,对叶酸、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导致的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7、老年人免疫器官及其活活性都趋向衰退,血清IgM水平下降,自身免疫活性细胞对机体正常组织失去自我识别能力,故易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警惕恶性肿瘤的存在,特别是一些隐秘部位的恶性肿瘤。[1]

中老年人贫血并出现下列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1.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

2.大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4.贫血服用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上升不明显,或血红蛋白仍然逐渐下降。

如果老年人出现以上这些症状请您及时治疗吧,不要拖延,以免引发贫血的多种并发症。

疾病病因

编辑语音

(一)失血过多

如消化道肿瘤、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等。

(二)红细胞生成减少

1、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如感染、内分泌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骨髓病性贫

血、作为障碍性贫血等使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2、造血物质缺乏

人体内造血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铜、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叶酸、蛋白质等,上述任何一种物质缺乏都可导致贫血。(三)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贫血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海洋性贫血等,上述情况在老年人中少见。

2、红细胞外因素所致的溶血

感染、如疟原虫、溶血链球菌等感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继发于淋巴瘤、白血病等;药物,长期服用降糖药、利尿剂、抗癫痫药等;其他如脾功能亢进、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等。

老人贫血的常见原因

[2]1、老年人骨髓内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70岁以后,仅有30%左右的骨髓造血,这是较易发生贫血的根本原因。

2、老年人各种代谢酶开始减少。如三磷酸腺苷等的减少,可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这样会使细胞寿命缩短。

3、老年人的性激素分泌减低,如睾丸激素水平下降,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4、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往往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疾病因免疫的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而导致贫血。肿瘤患者到中晚期,几乎必然合并贫血。

老人贫血绝对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尽早的治疗。闭经老人的体质较弱,常常会因为一些疾病而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及时的治疗贫血,其实就是在保护老人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xyf/109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