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主要见于慢性感染,恶性肿瘤、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手术药物的反应及结缔组织病导致的血小板过度生成,一般无症症,部分病人可有血栓形成,外周血小板高于正常×/L,即可诊断,医院血液病治疗科为大家分享一下。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西医治疗
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血小板常恢复正常。肾上腺素和肌肉运动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是暂时的,15min内可达基础水平的%,30min左右恢复到原基础水平。手术前血小板减少韵病例外科手术后2~6天内血小板计数可达正常,以后可升高到正常的2.5倍,10~16天后慢慢恢复正常。脾切除术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可上升到×/L或更高,一般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Boxer报道脾切除后52%病例血小板计数(~)×/L,×/L以上者占22%。切脾后少数病例血小板计数可持续升高,特别是长期贫血患者。停用药物(酒精、骨髓抑制药)和维生素B12缺乏治疗引起的反跳性血小板增多常在10~17天后达到高峰。有血栓症状者应给以积极治疗,可采用血细胞分离仪分离单采过量血小板,使血小板数迅速降低。对血小板计数超过×/L并有血栓形成高度危险的患者可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等预防血栓并发症。肝素用于发生血栓时的治疗,但很少用于血栓的预防。
预后
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般对预后不产生重要影响。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医治疗
临证辨治以血瘀为中心,活血化瘀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辨证运用行气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健脾等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分型论治如下:
1.气滞血瘀证
主症:面色暗而无华,唇甲青紫,胸胁痞闷。
兼症:头胀头昏,颈项拘束不舒,呃逆嗳气,妇女可见闭经或痛经、经色紫暗并有血块。
舌脉象: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
治则:行气化瘀,活血除积。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0g
枳壳10g赤芍15g郁金10g柴胡10g
甘草6g川芎15g地龙10g木香10g
加减:胸痛明显者加蒲黄、五灵脂行气止痛;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陈皮、白术以理气和胃;失眠不寐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
方药阐述: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郁金、木香、地龙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生地既可清热凉血除血分之郁热,也可益阴生津防理气药耗伤阴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行血分之瘀滞,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且能生新,共奏行气化瘀、活血除积之效。
中成药治疗:
①血府逐瘀片:4~6片/次,日3次,口服;或血府逐瘀口服液10ml/次,日3次,口服。
②香丹注射液:10ml~20ml,日1次,静脉点滴。
③血塞通(冻干粉):mg,日1次,静脉点滴。
2.ve瘕瘀血证
主症: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腹胀,胁下包块,局部或闷胀不痛,或隐痛、剧痛。
兼症: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或烦躁易怒。
舌脉象:舌质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或弦紧。
治则:软坚消ve,活血化积。
处方:桃红四物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
白芍15g丹参15g鳖甲15g先煎生牡蛎30g
柴胡12g莪术10g三棱10g甘草10g
加减:腹部胀满明显者加厚朴、莱菔子、枳壳以行气除满;腹痛较甚者加元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止痛;食后胃脘不适者加鸡内金、焦三仙以助消食化积;乏力明显者加人参、山药、黄芪以益气扶正。
方药阐述: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活血通络,消瘀化积;鳖甲、生牡蛎软坚散结,消癖除ve;三棱、莪术破血散瘀;柴胡、白芍舒肝气、养肝阴,解肝经之郁;甘草调和诸药。
中成药治疗:
①肝脾肿大疼痛明显者用西黄丸或如意金黄散:适量,醋调外敷,日1次。
②大黄蛰虫丸:1丸/次,日3次,口服。
3.气虚血瘀证
主症:面色晦暗无华,头晕乏力,少气懒言,肢体倦怠。
兼症:肢体麻木,手足疼痛,爪甲青紫,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淡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或沉细涩。
治则:益气健脾,活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12g赤芍12g地龙6g
川芎12g桃仁9g红花9g茯苓15g
山药20g桂枝12g全蝎6g甘草9g
加减:大便数日不行者加火麻仁、熟地黄、阿胶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肌衄、鼻衄者加三七粉、蒲黄炭、白茅根以止血。
方药阐述: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益气以活血;当归活血化瘀且不伤血;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全蝎通经活络;山药、茯苓补气健脾;桂枝温通阳气;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补气健脾,治疗气虚之本,与活血药物相配,则气旺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功。
以上医院为大家分享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点击
如果您存在上述疑问,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十一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