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ldquo它rdquo折磨的女

据南通新闻报道,近日,38岁的患者顾女士,前段时间她感觉身体不舒服,腹痛不止,便医院就诊。

经B超检查,顾女士是巨大子宫肌瘤而且多发,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切除子宫。但考虑到这名患者年纪较轻,子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妇产科的王主任决定帮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妇产科主任表示,把子宫拿掉的话,对她来说太可惜了。因为子宫这个器官还是很重要的,拿掉了月经就不来了,她这么年轻,太可惜了。

虽然对手术的难度早有心理准备,但打开患者腹部后,主任和他的团队还是被患者子宫里的情况吓了一大跳。

医生发现这个子宫就是奇形怪状的,不是一个子宫的形状了,确实外面看了好多的瘤子,整个子宫太大了,就像怀孕四五个月的大小,然后剥了以后,整个瘤子大大小小的最大的7到8公分,小的可以摸到的0.5公分左右,太多了,就摆出来的就有61个。

在保全患者子宫的情况下,医生花了两个多小时,将61个大小各异的子宫肌瘤全部剥除。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出血量少,子宫缝合情况良好,目前已恢复了正常的大小和形态。

子宫肌瘤是什么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子宫肌瘤引起的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增多、不孕等,严重损害了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子宫肌瘤这个问题,对于当年懵懂无知的直男来说,感觉上貌似就是中老年妇女的一种“专属”。

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调查数据显示,罹患子宫肌瘤的群体年龄正在不断年轻化、扩大化。

这般情况,甚至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子宫肌瘤,怕是要成为现代女性的一种“标配”。

可惜这些肚子里面怀着的大肉球不是哪吒,而是一个可能随时爆炸的隐患。

不好意思,吓到你们了。从这两张图里,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一个的肉球球,白白胖胖,清晰可见,却让人不禁背后发凉。也许你会想,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才会让肚子里面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

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一个敏锐的中医,一定会首先想到那些凝滞不动的、容易聚结成形的阴性致病因素,比如痰湿,比如阴寒,比如瘀血,比如气结/气郁,等等等等。

那么显而易见,子宫肌瘤就是在阴性致病因素的催生下产生的病理产物。在中医典籍中,子宫肌瘤被归为「癥瘕」「石瘕」一类的疾病,对此有着如下的论述:

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灵枢·水胀》

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

——《景岳全书·妇人归·癥瘕类》

妇人积聚之病,虽屡多端,而究其实,皆血之所为。盖妇人多郁怒,郁怒则肝伤,而肝藏血者也;妇人多忧思,忧思则心伤,而心主血者也。心肝既伤,其血无所主则妄溢,不能藏则横行。

——《妇科玉尺》

当被子宫肌瘤盯上之后,女性朋友可能会有如下的一些表现:

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症状。大的肌壁间肌瘤使宫腔及内膜面积增大,宫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致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腹块: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扪及块物。当清晨膀胱充盈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

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悬吊于阴道内的粘膜下肌瘤,其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患者通常无腹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下腹坠胀、腰酸背痛常见,且经期加重。

压迫症状: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

不孕:文献报道占25%~40%。可能是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

继发性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时有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症状。

子宫肌瘤为何偏偏盯上你

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气血顺畅运行,五脏六腑调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能够及时得到代谢,体内自然不会形成大瘤子赖以生长的环境。

血瘀,意思就是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一种凝滞的状态。但在我看来,血瘀也只是个表象而已。

痰湿、阴寒、气结/气郁、气逆、气虚……细细想来,都是阻碍血流运行、制造瘀血,进而催生子宫肌瘤的元凶。

这时候大家可以琢磨琢磨,为什么中医一再强调少吃生冷瓜果,少吃肥甘厚腻,少吹空调风扇,进补之前要掂量掂量脾胃运化能力,不露背不露脐不露后腰,经期注意保养,杜绝久坐久卧,学会管理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其实都是从无数反面教材里面得出的结论。

孕产过后科学的坐一坐月子,合理饮食,避风避寒,帮助身体恢复正常机能,排出恶露,对于预防子宫肌瘤来说是同样不能忽视的。

即使是流产,特别是进行了人工流产的,也应当同样重视过后的修整和调养,并且尽量防止下一次人流的发生。

如何让子宫肌瘤远离你

子宫肌瘤并不是手脚上的第六根指头,一刀切了就得。不重视自己易生子宫肌瘤的体质,只做做表面的文章,必然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切干净了也还有重新长出来的可能。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痰湿、阴寒、气郁、气虚等等因素,均会导致任脉的气血运行不畅,为患上子宫肌瘤增加更多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这样的一些预防和调理:

常做艾灸通任脉

子宫肌瘤是个肉眼可见的成形之物,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性质属阴。而艾条性属纯阳,对于易患人群的身体来说,有如阳光普照,能驱除阴霾和寒湿之浊。其频率、波幅与冬日的阳光最接近,易于引起人体的共振,因而渗透性、穿透力特别强。

调理子宫肌瘤的易患体质,可以艾灸任脉上的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以及经外奇穴子宫穴,从上到下,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

如果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则可以在艾灸完上述的穴位后,再灸一下足底的涌泉穴,大概是5分钟左右。

推心置腹消瘀堵

当下的女性,自有伟大而不容易的一面。一边要应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一边还要料理家庭中的件件琐事。各种事情叠加在一起,人的情绪难免会出现一些起伏,这些生起来的气若是疏泄不当的话,便会憋在体内,导致气滞血瘀。

经年累月,子宫难免不受侵扰,子宫肌瘤也更容易出现。

而「推心置腹」这个手法,可以有效地疏通任脉以及冲脉的气血:

两手五指并拢,分列于身体中线的左右,指尖停留在膻中穴(胸口两乳头连线中点处)上方一点的位置,然后缓缓向下推,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动作要缓,力度要透,切忌浮躁、用蛮力。

在推的时候,建议是用一点具有药物成分的精油。

比如痰湿、虚寒体质的,可以选择含有艾叶、橘皮成分的精油;而气郁体质的,可以选择含有佛手柑、玫瑰花成分的精油;气虚体质的,则可以选择性质相对平和的椰子油。

拍拍股窝理气血

股窝指的是大腿内侧、靠近外阴的那个窝,好比是下肢的「胳肢窝」一样,解剖学称之为腹股沟。

这里属于人体比较隐秘的部位,很多时候都是被忽略的。即使是日常的行走坐卧,也基本没法让这里的筋肉活动起来,加上很多女性缺乏运动,常常久坐,因此更加容易造成阴寒、痰湿等病邪的堆积,日积月累,弥漫到小腹,也就更容易滋生肌瘤。

中医认为,大腿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由下而上依次排列经过。其中肝经和肾经向上循行,连通外生殖器,以输送气血滋养它。

若此处气血输送不畅,不仅会造成大腿内侧肌肉的萎软以及脾肝肾的虚弱,更要命的是直接影响了生殖系统的健康状态,除了更容易长出子宫肌瘤之外,还有很多女性容易被小腹冷痛憋胀、女性阴冷、盆腔炎症、白带多而臭秽等等问题盯上。

针对此处的问题,首先我推荐大家每天做做拍腹股沟的动作和瑜伽体式中的「蝴蝶式」。

放松直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四肢并拢,以指腹拍打大腿根与小腹的接合部(腹股沟),每次3~5分钟。力度应缓和,女性孕期、经期不宜。

坐在瑜伽垫或对着的厚毯子上,放松后背,将上身重量压在屁股上。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腰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向地板振动。每天10分钟。

看了本文,大家对子宫肌瘤认识是不是更全面了希望推荐的方法能帮到你大家一起谈谈对子宫肌瘤的看法

来源|南通新闻、活法儿

编辑|波比

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微博:

珠江频道

3

给小珠子加鸡腿,点个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xyf/82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