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常常有活动后气促、出汗、心率增快,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夜间喘息、不能平卧、血压增高等,出现了这些症状就出现了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早的症状是夜间憋气,患者白天自如活动,没有症状,当夜间平卧入睡后出现呼吸困难而憋醒,坐起来后憋气症状慢慢缓解,病人出现平卧位后干咳,坐起后后缓解,这是因为平卧是从静脉系统流到右心的血量增加,但由于右心衰竭,左心不能把血液有效泵出,因此出现肺部瘀血,影响呼吸,而出现呼吸困难、憋气、干咳和咳粉红色泡沫痰,心力衰竭患者严重时,坐位也有呼吸困难。
透析病人出现心衰症状主要有两个原因,心肌损害和容量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可以预防的,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炎症、营养不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可损伤心脏细胞,导致心衰,而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损害不能修复,因此积极控制这些不良因素,可以预防心衰。
透析病人出现心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容量负荷过重,因为患者残余肾功能少,没有表现为无尿或者是少尿,摄入的水分除了经皮肤和呼吸排出体外,剩余部分直接潴留在尿内,导致体重逐渐增高,这样的患者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瘀血,出现憋气症状,在患者血液透析前夕达到高峰,出现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瘀血。
血液透患者如何预防心衰?
心力衰竭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有:体内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过多、高血压、严重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透析不充分、心肌或冠状动脉病变、动静脉内瘘引起血液分流量过大等。
因此预防心衰发生必需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血透患者要养成每日称体重的习惯,严格控制水盐摄入,避免进食含水量多的食物和果蔬。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3%~5%,透析后尽量达到所谓“干体重”;每周3次透析以保证透析充分,准确计算透析超滤量以及透析前后的体重。必要时可增加透析次数,有条件者可选择定期加做血液滤过及灌流;积极纠正贫血,定期化验血常规了解是否存在贫血及其程度,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补充铁剂、叶酸等纠正贫血,必要时可临时输血;把血压控制好对预防心衰、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十分重要。
要学会自己测量血压,每日早、中、晚自测血压3次,并做好纪录,有变化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对有高血压的患者除应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外,还应强调低盐饮食;饮食方面应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选用优质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如瘦肉、鸡蛋、鱼,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患者还应多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