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原文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难以准确统计,估计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可达25%,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高危因素为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黑色人种及子宫肌瘤家族史等,这些因素均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
出处:《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中华妇产科杂志》年12月第52卷第12期P
以下为9版《妇产科学》对子宫肌瘤的表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20岁以下少见。根据尸检的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中大约20%的人有子宫肌瘤。因为子宫肌瘤一般没有症状或者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低于真实的发病率。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3类: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约占20%)、黏膜下肌瘤(占10%-15%)。具体位置见下图:以上内容及图片均出自:《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略有语法及表述修改)
子宫肌瘤的症状子宫肌瘤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大部分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大的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会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小肚子有包块、白带增多,如果发生了压迫则会导致便秘、尿频或排尿困难,严重的还会导致肚子疼、腰酸背痛,甚至尿潴留、肾盂积水、不孕或流产。没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疗,特别是临近绝经期的女性。绝经之后子宫肌瘤大多可以萎缩和症状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出现症状可考虑进一步治疗。以上参考资料:《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
可无明显症状。患者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有密切关系。月经改变常见于0型~Ⅲ型,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及月经周期缩短,可发生继发性贫血。也可出现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肌瘤较大时可能扪及腹部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肌瘤较大时也可压迫膀胱、直肠或输尿管等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经,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腹痛伴发热。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阻塞输卵管开口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等均可能导致不孕。
以上出处:《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中华妇产科杂志》年12月第52卷第12期P就是权威出处
精读教材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