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年轻女性发现自己血压偏低,低者多数血压在85/50mmHg左右,有时由蹲位站起时出现了头晕、黑曚。关于高血压知识已经很多了,但对于原发性低血压,存在很多不解和未知。主要是由于低血压的病因复杂,症状不典型、非特异性,且年轻女性多发,实验设计存在偏差。但是低血压具有一定的流行人群,并且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病、痴呆的患病风险,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原发性低血压定义
原发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同时应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在体虚、进食偏少、贫血、过度劳累的人群中多发,特别是年轻女性脑力劳动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史。
低血压常见症状
原发性低血压往往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比如疲乏、头晕、虚弱等类似高血压的表现及胸闷心悸不适症状、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等主观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摔跤、晕倒。我国原发性低血压女性为7.36%,男性患病率为2.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低血压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低血压状态有逐步改善趋势。
原发性低血压可能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原发性低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呈现出迷走神经兴奋性代偿性增高。多见于女性,可能与女性情绪易波动,神经调节功能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有关。且25~39岁年龄段女性生活压力较大,大脑皮层处于较紧张状态。这也就符合内外环境因素通过大脑中枢,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发生变化的规律。另外体内产生扩张血管的一氧化氮等物质增多也是发病原因之一。体质偏瘦弱或过度减肥也会导致气虚,也是造成低血压的主要因素。
患有原发性低血压怎么办?
原发性低血压的防治以饮食调养和运动疗法为主,同时情绪调理和优化生活习惯。
u饮食调养
1、加强营养,保证饮食均衡,不挑食,一日三餐合理进食,遵循早饭吃饱、中午吃好及晚上吃少的原则,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保证热量充足,以改善虚弱消瘦体质。
2、年轻女性不盲目减肥、节食偏食。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山药、桂圆、枸杞子、红枣、羊肉等食物,有利于增强植物神经对血管的调节作用,促使血压回升。
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及豆类制品。
4、与高血压病相反,低血压者不必过分限制食盐的摄入。
u运动疗法
根据个人体质,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贵在坚持。体育锻炼可使心脏功能增强,调整神经系统机能,使低血压逐渐得到改善。
除此之外,夜间或者清晨起床前最好在床上做两分钟伸懒腰、收缩下肢肌肉等预备性活动,可以减少因体位变化导致血压调节机制不能及时调整,引起低血压。
u情绪调理
要正确认识疾病性质,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开朗。随着年龄的增长,低血压状况多数也会得到改善。
u生活方式调理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可以温热水泡脚。日常劳动或排便时不要久蹲,站立时不可过猛,防止摔跤。
通过这些方式的调整,血压无明显改善或者有低血压带来的不适症状,可以辅助中医中药调理。
目前对于原发性低血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大多数低血压患者来说,血压偏低是个暂时不成问题的“问题”,但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状态,会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危及健康,仍需认真对待,及时处理。
来源:晏福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