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医院药学部,药师,王宝彦。
王宝彦药师来自中国抗凝门诊的发源地--医院,目前在血管外科开展抗凝临床药学工作。他在抗凝药临床使用和患者宣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周我们有幸请到他来给我们介绍血液系统药物并分享相关案例。
凝血酶时间(TT):
检查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筛选试验;其主要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中肝素样抗凝物质的多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时TT缩短,血浆内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时TT延长。
TT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1、肝素或肝素样抗凝物存在(如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2、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纤溶期);
3、低/无/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4、服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
TT缩短:
1、高纤维蛋白血症;
2、标本中有微小凝结块或pH呈酸性。
纤维蛋白原(FIB):FIB由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FIB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原;FIB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梗、妊高症、急性肾炎及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纤溶亢进、严重肝病以及溶栓治疗时。
FIB增高:
1、机体感染:毒血症、肝炎、轻度肝炎、胆囊炎及长期局部炎症;
2、无菌性炎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3、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症、脑血栓、血栓静脉炎、心肌梗塞;
4、妇女经期、妊娠期、妊高症等;
5、灼伤、休克、恶性肿瘤、外科手术等。
FIB减少:
1、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
2、砷、氯仿、四氯化碳中毒;
3、DIC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4、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5、原发性纤溶亢进;
6、恶性贫血。
D-二聚体: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阳性不代表一定有血栓存在,阴性可排除近期血栓;阳性需要连续监测,观察趋势,或进一步做其他检查,用于住院病人时重在病情监测和预后的判断;D-二聚体持续升高,提示有血栓不断形成,临床上应启动相应的抗栓干预。
本文所涉的图片归医院药学部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