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大细胞
①又称组织嗜碱性细胞。
②胞体呈圆形、椭圆形、蝌蚪状、梭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20μm,长轴可达40μm。
②胞质丰富,充满较粗大、圆形、大小一致、着深紫色至深紫黑色的嗜碱性颗粒,常有部分颗粒覆盖于细胞核上。
③胞核小而圆,居中或偏位。
④核染色质粗糙,染浅紫红色。
2、网状细胞
①为一组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组织细胞(幼稚巨噬细胞)、朗格罕组织细胞、窦组织细胞、树突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Ferrata细胞、组织嗜酸细胞、造血网状支架细胞等,其中有些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②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但多数较大,直径20~50μm。
③胞质丰富,淡蓝色或浅灰蓝色,形状多不规则,无颗粒或含有多少不等的嗜天青颗粒或嗜酸性颗粒。
④胞核着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无褶皱。
⑤核染色质细致疏松呈网状结构,可有2~3个淡蓝色小核仁。
3、成骨细胞
①又称造骨细胞。
②胞体较大,直径20~40μm,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单个或多个成簇分布。
③胞质丰富,浅蓝色至蓝色,可有少量空泡,离核较远处常有一淡染区,酷似鱼肚白,可有少量散在分布的细小嗜天青颗粒,细胞边缘可呈毛刺状。
④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
⑤核染色质呈粗网状结构,可见1~3个深蓝色核仁。
4、破骨细胞
①胞体巨大,直径60~μm,边缘可不规则,常见伪足状突起。
②胞质丰富,浅蓝色至粉红色,含有较多粗大的深红色或紫红色颗粒。
③常为多核,核数目数个至数十个,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核间无细丝相连。
④核染色质呈疏松网状,可见1~2个较清晰的蓝色小核仁。
⑤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是一对作用相反参与骨代谢的细胞。
⑥破骨细胞起溶骨作用。
5、脂肪细胞
①胞体直径30~5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膜易破裂。
②胞质充满多量脂肪小球,有时呈一个大脂肪泡。
③胞核较小,不规则,常被挤在一边。
④核染色质致密网状。
⑤无核仁。
6、篮状细胞
①又称涂抹细胞,常为推片时细胞碎裂而成。
②无胞质,仅有一个裸核或由裸核进一步退化破碎而成,直径11~30μm,呈圆形、椭圆形、扫帚形、伞状等。
③核染色质可较致密,也可较疏松呈篮状或网状或模糊不清。
7、吞噬细胞
①不是一种独立系统的细胞,而是胞体内含有吞噬物质的一组细胞总称。
②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组织细胞、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等。
③狭义的吞噬细胞由组织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转化而来,胞体大小和形态极不一致,由吞噬物的类型及多少而定。
④胞质多少不一,淡蓝色,常有空泡,并有数量不等的吞噬物,吞噬物包括:色素、颗粒、有核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碳核、细菌等。
⑤胞核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一个核,有时双核或多核,核常被挤至细胞的一侧。
⑥核染色质较疏松。
⑦核仁有或无。
⑧有时吞噬细胞成堆存在。
⑨吞噬有形态完整的血细胞者,称为噬血细胞,常见吞噬血小板、红细胞、幼红细胞、幼稚及成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或淋巴细胞。
⑩吞噬大量脂质者,胞质呈泡沫状,称为泡沫细胞。
8、海蓝组织细胞
①胞体巨大,圆形或不规则形。
②胞质丰富,内含大小、数目不一的海蓝色大颗粒。
③胞核小,圆形或不规则形,常偏位。
④核染色质较粗糙。
⑤核仁1~2个或无。
⑥原发性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罕见。
⑦继发性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见于CML、ITP、MM、PV、某些增生性贫血和各种脂质代谢异常性疾病。
9、尼曼-匹克细胞
①胞体巨大,直径多为20~90μm,圆形或不规则形。
②胞质丰富,含神经鞘磷脂,染色被甲醇溶解而呈大量大小相等的空泡状或泡沫状。
③胞核常为1个,圆形或不规则形。
④染色质呈较疏松网状。
⑤核仁1~2个。
⑥大量成堆出现时常见于尼曼-匹克病。
10、戈谢细胞
由于β-葡萄糖苷酯酶活性显著不足,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大量蓄积,形成戈谢细胞。
朱世良多谢您的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