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挂门诊后,很多时候会需要人们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医院检查最常见的一个项目。通过血常规化验,可能通过检查血液的成分以及变化,分析出人体内可能出现的一些疾病。但是这项报告中有着非常多的专业名词,很多人拿到报告后手足无措,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规化验单应该如何看?
血常规的主要检查目标有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这些细胞的变化都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了解身体内的变化,做出一个基础的判断。但是重点还是要看4个指标,有病没病一看便知。
指标1:血小板是否降低
血小板能够帮助人体凝血。而当血小板降低后,可能因为身体内的血小板减少,从而导致凝血障碍,如果出现伤口,很容易持续出血,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大出血。当人体内出现严重的肝脏疾病时,可能影响下血小板合成障碍,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如果符合这项指标,可以通过输入血小板的方式进行补充,还能够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来改善情况。平时也应该避免人体出现伤口和碰撞,避免食用坚硬的食物,影响消化道出血,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影响腹压升高,导致内出血。
指标2:血红蛋白是否减少
人体内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而血红蛋白就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红蛋白参与人体内的氧气运输,如果血红蛋白减少,很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出现异常出现贫血。而且还可能因为血红蛋白减少后影响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导致失眠多梦,影响头晕乏力,食欲减退。
在一些癌症患者身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癌细胞可能影响红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血红蛋白减少。可以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
指标3: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白细胞的数量出现“↑”的标志,说明白细胞增多,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体内出现细菌感染,导致白细胞更多的生成,抵御外界的病菌,从而导致白细胞升高。还有出现外伤,或者身体内出现炎症也可能影响白细胞升高。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很可能是炎症,感染或者是肿瘤发展和恶性疾病导致的。
指标4:白细胞减少
这一点和上一项指标恰巧相反,白细胞减少也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因为免疫系统就依靠白细胞进行维护。而白细胞减少,很可能影响人体内出现免疫力下降,失去对于疾病的免疫效果。
平时如果长时间的接触药物,或者放射性物质,都可能影响白细胞被杀死,出现指标的降低。而且当白细胞太低时,需要及时的打升白细胞针,避免自身免疫太弱,出现疾病。
血常规化验是一种基础的检查方式,了解这4个指标,有病没病一看就能知道。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最好进行进一步的检查,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