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血病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作为“泡沫剧”的悲剧老梗
不少影视剧中都曾有它的身影
在编剧手里
悲情的男女主,只要染上白血病
基本都是写一个嘎一个
成功给大众“洗脑”
白血病是“治不好”的病
但事实上!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白血病早已不是所谓的不治之症
本期给大家揭秘白血病
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对付”白血病都有哪些方法
一起来看看吧~
白血病≠“绝症”白血病俗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特点为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生成过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如脑、肺、肝、脾、肾、睾丸、卵巢等,使各个脏器功能受损,并且争夺造血原料,导致继发性贫血、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出血、贫血、感染等症状。在老一辈看来,白血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其实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
出现五大症状,需警惕
急性白血病
01贫血贫血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引起的。贫血通常在白血病的早期阶段出现,除了贫血,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和身体疲劳等症状。这是因为红细胞的减少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影响身体各部位的正常功能。
02出血难止出血难以止住也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皮肤出血点、流鼻血和月经过多都可能是白血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结果。特别是出现刷牙出血、鼻腔出血或外伤后持续出血的情况时,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
0发热体温可能持续在7.5~40℃或更高。发热可能是机体对异常细胞增殖的一种反应。如果常规治疗无法控制发热,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04关节疼痛异常的白血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症状。
05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还可能导致肝脾淋巴结等器官肿大,这是因为异常的血液成分影响了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和代谢。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器官的肿大情况,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急性白血病化疗“吃不消”?
中医“减毒增效”有方法
化疗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从而达到减少白血病细胞数量、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化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少白血病细胞的负担,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但化疗时,由于化学药物“敌我不分”的超强战斗力,常常会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消化不良等。这些副作用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治疗效果。而通过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症状、骨髓严重抑制、白细胞低、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降低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康复。因此,中医药在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中医治疗血液病
三大优势
预防并发症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从预防上入手。血液病一旦发生,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昂,患者承受病痛的同时,还可能面临各种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面临感染和出血的风险。中医中药可以在早期阶段帮助调节体内平衡,提升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预防化疗耐药在化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中药可以辅助恢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化疗期间耐药的发生。中药的配合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问题,从而更有效地对抗恶性血液病。
避免或延缓疾病复发很多血液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一些恶性血液病在化疗后可能并未完全治愈,体内仍有残留微小病灶存在。此时,若能配合中医药的应用可调节免疫水平,辅助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延长恶性血液病的复发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通过中医的综合调理,可以有效避免血液病的复发,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