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高血压,千万别大意

李师傅是一位有高血压既往史却不做干预的体检客户,结果一检查就发现了心肌肥厚、肾损害、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其实,这样的病例临床很常见。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血压的损害不止是发现的这几年。

第一,发现高血压的时间并不是就是发生高血压的时间。因为高血压的发生很隐匿,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因为没有不适,也就不容易发现。所以到了发现高血压的时候,高血压已经在身上存在不知多久了。

第二,高血压的损害也不是从/90mmHg这个诊断高血压的水平才开始的,而是从正常高值血压,也就是从血压在/80mmHg往上走的时候,损害就开始了,心血管风险就逐渐增加了(从正常高值血压开始,心血管风险就增加了)。

第三,发生高血压并不是孤立的。很多高血压患者,会同时存在很多代谢的紊乱,像肥胖、高尿酸、高血糖、高血脂,像代谢综合征,其中之一的代谢紊乱就是高血压。

第四,如果高血压的血压水平高,就会加速、加重这些损害。

所以,一旦发现了高血压,就应该做检查评估。为的是了解患者身体的真实状况,合并哪些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为确定治疗、选择用药、综合管控提供依据。当然,还要鉴别是不是继发性高血压。

鉴别高血压需要做哪些检查?这里就介绍一些最基础的辅诊和实验室检查

可以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成人的II型糖尿病,往往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升高,如果单查空腹血糖,就容易漏诊;糖化血红蛋白,是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稳定,不受检查前饮食的影响,现在也是糖尿病诊断的一项指标。

◎心脏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心脏有没有肥厚,各个心房心室有没有扩大,还可以看心脏功能、有没有心肌缺血改变、心律失常等。

◎血管

可以做颈动脉超声,看看内中膜有没有增厚,有没有斑块。如果有动脉硬化,算作高血压的一项靶器官病变。还可以做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查大动脉弹性。

◎肾脏尿常规,看看有没有肾脏的病变;肾功能,可以筛查肌酐、尿素氮、血清尿酸、胱抑素-c、内生肌酐清除率等;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是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表现。◎同时要了解血脂、肝肾功能、肌酶、同型半胱氨酸等。

这些指标是高血压的综合治疗需要的。比如血脂、血糖、尿酸高不高?肝肾功能怎么样?有些指标还可以提供医生鉴别诊断。

◎血液生化

里面有血电解质、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心肌酶等。

◎血常规

了解患者基本的血细胞情况,也可以帮助排查病情。比如有没有贫血、或者血红蛋白特别高,如果是后者,还提示可能有夜间缺氧,有睡眠呼吸暂停。

总结

定期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如果有需要,当然还可以查得更多。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同型半胱氨酸、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其他可以视病情再增加。

发现了二级高血压,也就是≥/mmHg的血压,在检查评估的同时就要开始药物降压治疗。

如果是一级高血压,是不是用药可以视病情决定,或者可以等待评估结果。

点开链接看直播(持续更新中)直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xyf/111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