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妇产科成功为三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经腹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一例阔韧带肌瘤+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全子宫切除术,标志着我院妇科肿瘤疾病的诊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病例1
患者张某某,女,46岁,以“发现子宫肌瘤11年,月经量增多3年”之主诉入住妇产科,盆腔核磁显示:盆腔正中见一大小mm×88mm×mm球形不均巨大肿块,提示:1.盆腔巨大肿块,多考虑子宫来源,子宫肌瘤;2.盆腔积液(少量)。查体:腹微膨隆,脐下一横指处可触及一包块,如孕5月大小,质硬,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子宫肌瘤;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心律失常偶发室性早搏、偶发房性早搏2)心功能2级;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医院组织多学科病案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年7月24日在全麻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出院。
病例2
患者付某某,女,40岁,以“痛经进行性加重10年,经量增多5年,加重2周”之主诉入住妇产科,盆腔核磁显示:子宫前倾位,体积增加大(mm×89mm×66mm),形态欠规则,子宫肌层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等,T1短T2信号结节影及高低混杂异常信号肿块影,边界欠清晰,边缘光整,较大者约71mm×79mm×53mm信号高低混杂,瘤体外周见迂曲、增粗流空血管影,子宫内膜厚,结合带显示不清,膀胱受压。盆腔MRI平扫示:1.子宫肌瘤(多发),较大肌瘤变性,位于后壁肌层。2.宫颈多发潴留囊肿。3.盆腔积液。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子宫腺肌瘤;2贫血(轻度);经医院组织多学科病案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纠正贫血后于年8月7日在全麻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患者双侧子宫骶主韧带与肠管黏连和附件黏连,充分分离黏连后切除子宫和双侧输卵管,术中出血50ml,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病例3
患者姚某某,女,51岁,以“月经紊乱1年,发现子宫肌瘤1天”之主诉入住妇产科,血常规:[RBC]2./L,[HGB]56g/L。妇科超声显示:子宫大小92mm×69mm×79mm,呈前倾位,轮廓清晰,肌层回声不均匀,于宫体前、后壁肌层内可探及多个低回声实性团块,边界清晰,大者约78mm×63mm×66mm,位于宫底浆膜下,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心脏超声提示:左心系统增大,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轻度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CDFI:主动脉瓣前向流速加快:主动脉瓣返流(少量),三尖瓣返流(少量)。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子宫肌瘤(多发);2.继发性贫血(重度);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缺血性心肌病。2)偶发室性早搏三联律,3)房性心动过速,4)偶发成对房性早搏4.退行性心脏病。5.贫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Ⅱ级。术前输6u红细胞,贫血纠正至中度贫血,经医院组织多学科病案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年8月12日在全麻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在心内科保驾护航下顺利完成,术后给予预防感染,纠正贫血,支持对症处理,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病例4
患者张某某,女,51岁,以“发现盆腔包块2小时”之主诉入住妇产科,患者体检时超声检查提示:附件区包块,考虑右侧卵巢占位,子宫肌瘤,遂即住院诊疗。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诊断:1.卵巢肿瘤(右侧);2.子宫肌瘤;3.慢性宫颈炎;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心律失常偶发房性早搏2)心功能2级。经医院组织多学科病案讨论,评估心脏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年8月11日在全麻成功后,术中探查发现阔韧带肌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出血20ml,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