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卫生技术人员专业资格考试的各类人员都希望获得好成绩,而好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有无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临考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作为首要条件对考试通过至关重要,但看专业书难免枯燥无味(爱学人士除外),怎样将厚厚的几本书快速的掌握?有没有好的方法?
小谷告诉你还真的是有,这份关于考试的知识点,拿走不谢!小谷只希望考试时你能遇到,实现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更多帮助信息及考题练习
请进医学谷考试系统,刷真题刷原题,拿的就是高分!
长按并识别上图中 评价: WBC≤4×/L,RCS应<30%; WBC在(4.1~14.9)×/L,RCS应<20%; WBC≥15×/L,RCS应<15%。 超过上述标准应重新充池计数。变异百分数(V)评价法 公式中Xi为测定值,Xm为靶值。 计算质量得分=-(V×2)。得分在90分以上为A级(优),80-89分为B级(良),70-79分为C级,60-69分为D级(及格),低于60分E级(不及格)。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 是多个标本每份均做双份测定,计算双份计数值差值和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计算质量得分=-(CV×2) 评价方法同变异百分数法。
成人:(4~10)×/L。新生儿:(15~20)×/L。6个月~2岁:(11~12)×/L。儿童:(5~12)×/L。
第6~9d(减少)、4~5岁(增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低于0.5×/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显微镜分类法: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涂片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白细胞数的关系
白细胞总数(×/L)应分类白细胞数(个)白细胞总数(×/L)应分类白细胞数(个)<~20~~10>~22、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
核左移:杆状核超过5%或有幼稚细胞
*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轻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略增高,仅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表示感染程度较轻,机体抵抗力较强。
中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表示有严重感染。重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幼稚的粒细胞。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障、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如伤寒、败血症等)。
核右移:中性分叶核分叶5叶以上超3%。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脱氧核糖核酸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炎症恢复期。
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有:大小不一,中毒颗粒,空泡,Doles小体,退行性变。
23、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或更多,妊娠时生理性增高与中性粒细胞变化相平行。
24、钩虫病嗜酸细胞可达90%以上。嗜酸细胞白血病时亦可明显升高,但以幼稚为主。
35、棒状小体(Auer小体):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36、异形淋巴细胞多为T淋巴细胞,分空泡、不规则、幼稚三型。
37、放射线损伤后淋巴细胞形态变化: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即微核。
38、异常形态浆细胞:Mott细胞、火焰状浆细胞、Russell小体。
39、白血病时血小板(MPV)增高是骨髓造血恢复的第一征兆。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部分原因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
主要原因
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
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形淋巴细胞
单个核细胞峰抬高增宽
原始或幼稚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
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异常
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峰右移、抬高、增宽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
40、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RMI减低:提示骨髓衰竭和造血无效,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41、ABO遗传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长臂三区四带,脑脊液中无血型物质,抗A与抗B主要是IgM,O型血中以IgG为主。
AB0系统抗体分天然抗体与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以IgM为主,又称完全抗体或盐水抗体;免疫性抗体:有IgM、IgG、IgA,但主要是IgG。
42、新生儿不宜做反向定型。酶介质法作血型鉴定时,用蛋白酶处理红细胞,主要是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
43、新生儿溶血的直接实验依据: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4、HLA分型的方法主要有:1.淋巴细胞毒试验,一类抗原用T或外周淋,二类抗原用B;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3.HLA基因分析。
45、强直性脊椎炎有91%带有HLA-B27抗原而正常人只有6%。
46、血液保存液有:1.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2.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腺嘌呤枸橼酸)。
47、枸橼酸是防止葡萄糖在消毒中焦化,腺嘌呤促进ATP合成延长红细胞寿命,磷酸盐提高PH。
48、尿液防腐剂有:
(1)甲醛——对尿细胞、管型 (2)甲苯:——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 (3)麝香草酚:——用于尿显微镜检查、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以及化学成分保存。 (4)浓盐酸——用作定量测定尿17-羟、17-酮、肾上腺素、儿茶酚胺、Ca2+等标本防腐。 (5)冰乙酸——用于检测尿5-羟色胺、醛固酮等的尿防腐。 (6)戊二醛——用于尿沉淀物的固定和防腐。
49、多尿:24h尿总量>ml。少尿:指24h尿量<ml。无尿:指尿量<ml/24h,或<17ml/h。
50、肉眼血尿:每升尿含血量≥1ml。镜下血尿: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HP。
看了很多了,记住了吗?小谷提醒你该休息一下,做做题了
长按并识别上图中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比密
<1.
>1.
Rivalta试验
阴性
阳性
蛋白质定量(g/L)
<25
>30
积液蛋白/血清蛋白
<0.5
>0.5
葡萄糖(mmol/L)
接近血糖
<3.33
乳酸脱氢酶(LD,U/L)
<
>
积液LD/血清LD
<0.6
>0.6
细胞总数(×/L)
<
>
有核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为主,可见间皮细胞
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炎症或恶性积液以淋巴细胞为主
88、关节腔液高度黏稠,其高低与透明质酸的浓度和质量呈正相关。炎性积液的黏稠度减低,关节炎症越严重,积液的黏稠度越低。
89、WH0建议将精子活动力分为4级:①快速前向运动(Ⅲ级:直线运动);②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Ⅱ级:运动缓慢);③非前向运动(Ⅰ级:原地运动);④不动(0级:不活动)。
活动力参考值:WH0规定正常生育者精子活动力:射精后60min内,Ⅲ级精子应>25%;或Ⅲ和Ⅱ级精子的总和>50%。
90、羊水中AFP增高,主要见于开放型神经管畸形
91、胎儿肺成熟度——羊水泡沫试验(振荡试验)
92、如果空腹胃液量大于ml,BA0大于15mmol/h,MA0大于30mmol/h,且BA0/MA0大于0.6,即可考虑胃泌素瘤。
9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增生、再生、化生
94、核异质: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不过瘾!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