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骨取髓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人们常用“血浓于水”来形容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肯愿意“钻骨取髓”,捐献比血更浓重的骨髓,那一定是至亲骨肉。对于20岁的小秦姑娘和她的母亲来说,年9月26日注定是一个她们母女二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小秦姑娘静静的躺在手术室里等待医生完成骨髓干细胞采集手术,而她的妈妈则在层流室里等待着女儿的骨髓能够顺利回输到自己体内。

小秦姑娘的妈妈是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血液内科开展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来遇到的首例中年女性患者。面对这样一位患者,有利的是她有两个女儿可以提供造血干细胞完成移植,不利的是患者年龄偏大需要面对植入失败等风险也较高。而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言,普通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很难获得成功。最终主管医生张梅教授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与她女儿的情况之后,决定选择大女儿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供者,采用难度较大的骨髓干细胞联合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方式完成本例患者的移植治疗。

9月26日的清晨,西安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血液科病房里的小秦却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与紧张,护士早早就给她做好了骨髓干细胞采集和回输的前期准备工作。手术室安排小秦姑娘为当天的第一台手术,时钟刚过6:30分,手术室便准时来接小秦姑娘,由骨髓采集医生:王晓宁副主任医师、陈颖医师;护士:樊婷护士长、姚建娜护士;实验室技师:蔡瑞波、王锦程组成的“六人采集小组”也早早进入了战备状态。7:00整,麻醉师完成硬膜外麻醉,骨髓采集手术正式开始。一管管暗红色的骨髓液从小秦姑娘的体内抽出,樊婷护士长、姚建娜护士以及蔡瑞波、王锦程两位技师有条不紊的完成过滤、装袋、封口等工作,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通力配合,整个过程紧张但有序的进行着。骨髓采集手术持续约一个半小时。8:30分,随着最后一管骨髓抽出,整个骨髓采集手术顺利完成。

9:00,完成采集的医疗小组捧着新鲜的骨髓从手术室回到了血液科层流病房,交到了当班护士杨佩、王晓娟手中,接下来的工作是由这二位护士将女儿的骨髓输注到患者体内。由于新采集的骨髓液需静置分层后方可进行回输,而回输过程中又需要对患者状况随时查看,调节输注速度,观察生命体征。回输过程从上午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二位护士不但需要完成回输操作,还需要与患者随时保持交流,以便能够更好地放松患者心情,更好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过程虽曲折,结果却是满意的。从早晨6点开始到下午4点结束,从接女儿进手术室到骨髓干细胞顺利的输注到母亲体内,这中间持续了近10个小时。这10个小时中血液内科医生、护士、技师团队、手术室、麻醉医生互相配合,环环紧扣,顺利完成了干细胞移植的骨髓采集及回输工作。第二天再次由樊婷护士长为小秦姑娘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整个过程平稳顺利。9月28日,完成骨髓捐献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小秦姑娘顺利出院,她的妈妈在层流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目前,正在进一步恢复当中。

年陆道培院士完成的全中国首例骨髓移植就是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这一创举不但创造了全国乃至全亚洲首例骨髓移植,而且当年完成骨髓移植的患者在30多年后依旧健康的生活着,这也创造了骨髓移植存活最长的纪录。在此我们也忠心的祝愿,小秦母亲通过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能够摆脱病魔,从此健康幸福的生活。

相关阅读:

整日提心吊胆只因头上缺了一块头骨

交大一附院公民逝世后捐献肾移植突破例

机器人时代,“达芬奇”助力妙手“补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xyx/113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