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士近两年被失眠问题困扰,经常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导致白天精神萎靡,头晕头痛。
尝试了多种方法无效后,闺蜜建议她检查是否处于更年期,医生检查后未发现异常情况,开了维生素B12服用,服用一段时间后,吴女士的5个症状得到了改善。
01山东女子每天坚持吃维生素B12,5个症状得到了改善,早了解有好处
1、扁桃体炎:维生素B12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对扁桃体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贫血: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生产和成熟过程,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贫血。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改善贫血症状。
3、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如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炎等。补充维生素B12可以减轻相关症状。
4、心血管疾病:维生素B12有助于维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5、神经性厌食症:维生素B12有助于促进食欲和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改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症状。
02什么样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B12,故每日需从食物中摄取,但不良的饮食习惯、疾病、药物等因素可能会导致人体无法摄取和吸收足够的维生素B12,从而引发贫血、神经炎症反应、失眠等多种不良反应。
①胃肠功能退化、紊乱的人
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胃和小肠的协同作用,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会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相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被安全地运输至小肠。
在经过空肠末端时,复合物会被小肠分泌的蛋白相结合并通过嵌合作用将维生素B12吸收入人体。
然而,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或者做过胃肠道手术的人,由于胃肠功能运动和分泌功能不足,导致维生素B12无法被吸入人体,从而导致体内缺乏。
②长期口服胃酸抑制剂的人
在临床实践中,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包括胃食管反流、胃溃疡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常用的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例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例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但长期口服胃酸抑制剂会导致胃壁分泌的内因子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维生素B12在经过胃部时被胃酸消化,从而大量丢失,因此,在使用胃酸抑制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维生素B12的摄入和补充。
③饮食单一的人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蛋类和贝壳类,在适量摄入的情况下,人体通常不会缺乏维生素B12,但是,长期素食或完全不吃任何肉类的人会面临维生素B12严重不足的问题。
④生理需求增加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求量会增加,最常见的是在怀孕和产后,在这些情况下,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求明显增多,主要用于合成婴儿的神经细胞和造血系统。如果母体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维生素B12相对缺乏。
03延伸阅读——甲钴胺和维生素B12是同一种东西吗?
维生素B12是维生素B族中一种复杂的成分,包括活性和非活性两种形式,氰钴胺和羟钴胺是非活性的形式,而腺苷钴胺和甲钴胺则是活性辅酶,可参与人体的生命活动。
维生素B12中含有甲钴胺,但需要经过人体代谢才能释放出活性甲钴胺,甲钴胺是一种直接可被人体利用的物质,可促进组织修复,治疗某些疾病,因此,甲钴胺和维生素B12在实际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