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出血性疾病,临床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病因不明为主要特征,因此,一旦检查得知血小板偏低,积极治疗是必要的,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有几方面值得大家警惕。
首先,发病机理方面
部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不明,但公认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有些患者通过检查可发现体内产生了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多,进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②巨核细胞造血受抑制导致血小板生产减少;
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上升导致血小板清除增加引起血小板减少。
其次,ITP诊断方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注意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尤其是合并脾脏轻中度肿大,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病程大于三个月的病人,要注意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典型感染等鉴别诊断。
此外,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完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自身抗体,感染相关指标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
再者,ITP治疗原则与目标
虽然临床上认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良性疾病,但此病容易反复发作,尤其是在某段时间内,血小板数值波动很大,过低的血小板数值会增加患者发生严重的出血的风险,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有必要了解清楚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目标与原则!
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症状和危害,尤其是发生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有致命的危险。因此,ITP的治疗目标是止血,而不是把血小板数目升至“正常”。
不要通过长期口服激素来维持血小板在正常或安全范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最常见如多毛,痤疮,失眠,肥胖,合并股骨头坏死等。最好结合自身病情表现和医生的建议,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最后,中医中药治疗
目前,对大部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而言,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是得到肯定的,相对于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药效果更好。
但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单纯的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急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效果往往比较滞后,不能让患者满意。
因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配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是必要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才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最佳选择!
医院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独创“五期疗法”治疗“血液病”。针对再障、mds、紫癜、血小板减少、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等血液病,疗效显著!
24小时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