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1、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后髁预切技术改进间隙平衡
2、年轻患者既往保髋手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结果的影响
3、氨甲环酸可以降低无菌性关节翻修术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
4、骨盆侧位X线片的标准化对于准确预测脊柱骨盆活动度是必要的
5、发展中地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趋势:对拉丁美洲骨科医生的调查
6、非椎间盘来源和梨状肌综合征来源的坐骨神经痛:通过磁共振神经成像和介入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并进行治疗的预后研究
7、病例报道:髋臼撞击征导致前下方臼缘损伤
8、富血小板血浆注入联合髓芯减压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功能预后并延缓病情进展:一项4.5至6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9、新生儿DDH临床手法检查的可靠性
10、JBJS教程:青少年髋关节发育不良
11、骨盆骨畸形及其与髋臼中心边缘角的关系
第一部分:关节置换及保膝相关文献
文献1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后髁预切技术
改进间隙平衡
译者:张轶超
全膝置换术(TKA)应该做到屈伸间隙平衡。股骨假体安装好后由于假体后髁突出部顶到后关节囊而导致张力增加使得伸直间隙变小。我们考虑假体对于伸直间隙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股骨后髁的切骨量和股骨假体后髁的厚度来决定的。我们猜测截骨越少和越薄的股骨假体后髁厚度可能会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使用了股骨后髁预切技术和一个远端位8mm厚度,后髁为4mm厚度的股骨假体试模(使用的是FINETotalKneeSystem)来进行手术。截骨后将预切假体试模安装到股骨上,评估安装后的屈伸间隙。我们观察了71名(98膝)患者。骨间隙平均为17.2/15.0mm(预切后的伸直间隙/屈曲间隙),18.3/16.3mm(软组织松解后的间隙)及8.7/12.2mm(安装上预切试模后的间隙)。安装上预切试模后伸直间隙明显变小,平均减少1.6mm(0-4mm)(p0.),而变化在3mm以上的有15膝(15.3%),这是有问题的。安装假体后对伸直间隙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股骨后髁预切技术来改善。但是其影响没有被完全解决。精确的设计好术中间隙才能使得术后间隙更加理想,有必要设计一款类似于后髁预切技术效果的后髁凸起较小的假体。
图.预切试模的安放。预切试模是一种用于测量完成截骨后间隙的临时假体试模。它具有类似于股骨假体的表面形状。远端厚度为8mm,后髁厚度为4mm,没有原有假体试模的前半部分。
ImprovementoftheGapAdjustmentinTotalKneeArthroplastyUsingthePosteriorCondylarPre-cutTechnique
Toprovideadequategapsforkneeextensionandflexionduringtotalkneearthroplasty,afemo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