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我国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即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超过15%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一大特点为:高龄老年人(80岁)发展速度非常快,80岁以上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60岁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同样,医院肾内科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肾脏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老年人是各种肾脏病的高发人群,包括慢性肾脏病(CKD)和急性肾损伤(AKI),其患病率远高于年轻人。
老年人CKD的定义众所周知,40岁以后,肾小球滤过率会每年以1%-2%的速度减退。如果依据目前的CKD诊断标准,即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绝大多数老年人均会被诊断为CKD。但老年人GFR下降究竟是一种疾病状态还是一种正常的衰老表现,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
老年人CKD特点相较于青年人CKD,老年人CKD主要有以下特点:
◆老年人CKD临床表现主要以肾小球滤过率减退为主,蛋白尿/白蛋白尿并不明显。
◆老年人CKD以继发性疾病多见:如糖尿病肾病、缺血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老年人肾小球疾病:以膜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多见;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则相对较少。
病例分享
患者,女,82岁,因“浮肿、乏力4个月”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原发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贫血、肺炎及高血压,针对肾病综合征,下一步该不该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由于患者高龄,同时合并肺炎,免疫抑制剂治疗更需要谨慎。夏宇欧主任对该患者肾脏病的预后和进展、共患疾病复杂性、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以及病人家属对治疗和转归的意愿进行了系统评估。最终,进一步完善肾穿刺活检术,同时进行了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支持膜性肾病的诊断,而且肾穿刺活检病理提示患者肾间质病变较严重,贫血考虑为肾性贫血所致。按照规范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了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浮肿及乏力消失,并且能够照料自己的老伴了。
医院肾内科夏宇欧主任特别提醒:对于老年CKD,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减少肾脏应激性损伤。因为,同样的应激性损伤,相较于青年人,老年个体损伤会更为严重,且损伤后难以修复。如临床上使用的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造影剂等、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以及各种危险/应激因素(缺血、炎症、损伤等)都可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
文:许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