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由身体缺乏铁这种微量元素引起的贫血。
因临床特点及致病原因不同,贫血可被分为多个种类,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都是重要的造血原料。当中任一造血原料不足或是利用障碍,都会致使红细胞“减产”。铁作为微量元素之一,它的缺乏与无法合理利用均会影响血红素的合成。
每日摄入铁含量的标准
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男性每日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毫克,女性为14毫克。对宝宝而言,0~6月龄的宝宝无需补充铁剂,7~12月龄宝宝推荐铁摄入量位每日10毫克,1~3岁的宝宝则为每日9毫克。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食物
水果:葡萄、橘子、蕃茄、苹果、草莓、樱桃。
红枣粥:将米洗净后加入干净的红枣数枚,加水适当,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大枣羊骨粥:羊前腿骨1-2根(捣破),大枣20枚,糯米50-克,以小火煮成稀饭,食盐调味,分次食用,适用于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班症。
阿胶粥:糯米洗净入锅煮熟,加入阿胶适量,待溶化后,加红糖少许即可食用。菠菜粥:带根新鲜菠菜克,洗净后切之,与粳米克放入砂锅加水毫升,煮至稠状,即可食用,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龙眼肉莲子粥:龙眼肉5克,莲子肉10克,大米克,同煮粥食。
因此要预防缺铁性贫血,可以吃多点动物肝脏。其他像猪肉、红牛肉、金枪鱼、花蛤、菠菜、鸡蛋、牛奶、大豆制品等都含有丰富的铁。
铁分为2种,在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的是亚铁血红素,在植物性食品含有的是非亚铁血红素。人体易于吸收的是亚铁血红素,而在动物性食品里不但含有亚铁血红素还有蛋白质,因此可以适量多多摄取,这样利于铁的吸收。此外,若是一起摄入维生素C的话就更能促进吸收铁。当然,非亚铁血红素和维生素C一起摄入也会有提升效果。为了预防贫血,在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品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搭配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