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常见的误区,正确认识贫血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走出常见的误区

“医生,我明明是高血压,可体检后社区医生说我贫血,你看他们是不是搞错了?”

“医生,我最近经常头昏眼花的,去药店里买了好几种补血的药吃了,怎么都没好起来?”

“医生,我因为贫血,吃了1个多月铁剂了,家里的锅也换成了铁锅,三天两头吃红枣和菠菜,怎么一点都没补上去?”

“医生,你看我一大把年纪了,血肯定比你们年轻人少了,没必要查的。”

“医生,我吃了一个月药,贫血都好起来了,医生还要让我做胃镜肠镜,我觉得没必要做。”

……

每一位血液科医生,在门诊坐诊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上述类似的问题。贫血并非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可以作为一种症状伴随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当中。然而,由于一些流传下来的固定思维的影响,以及生活中某些不科学的宣传,人们对于贫血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或局限性。

(1)高血压的人不会贫血;

在老百姓的意识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贫血就是血少,而高血压则是血多,认为得了高血压就不会得贫血。其实,高血压和贫血是不同的两种疾病,高血压是由于血液在动脉血管内流动时,血管壁受到的侧压力过高造成的,而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变稀薄了。高血压患者会患贫血,贫血的人也可能患高血压。两者同时存在并不矛盾。

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2)头昏眼花就是贫血,需要补血;

头晕眼花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贫血可以引起,但并非所有具有该症状的人都存在贫血,其他比如低血糖、高血压、低血压、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以及心血管病等均可引起头晕眼花的症状,但往往不存在贫血。而贫血的症状也远远不止头晕眼花,相反的,在一些轻度贫血或长期慢性贫血的患者中,往往日常生活中自觉症状不明显,常常是由于体检或者其他非贫血表现就诊,行血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这时应该尽可能的明确贫血的病因对症下药。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头昏眼花,均需就诊明确诊断,辨证施治,而不是自行至药店购买所谓的补血药或者保健品。

(3)贫血即需要补铁,吃红枣、菠菜、保健品等;

根据病因,贫血可以分三类。其中一类是红细胞生成不足,主要是由于生血原料缺乏、继发性贫血或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引起的贫血,这类中部分贫血是与我们营养息息相关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者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对它们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科学的营养治疗也起着重要作用。而补铁仅仅对缺铁性贫血有效。

市面上越来越多的补血保健品的出现,让部分人以为它们可以替代贫血的治疗。而目前的补血保健品多为含有各种形式的铁的营养品,但含铁量较少,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正规的补铁治疗,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需要正规疗程的铁剂治疗,而不能依靠保健品的补铁来治疗。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哪种情况所发现的贫血,都需要尽可能的找到贫血的病因,针对性的进行病因治疗才是根本,而不能盲目的补充铁剂。

(4)老年人血比年轻人少;

老年人的贫血,对于这个话题,我们都得严肃对待,因为老年人的贫血往往不是随意补补营养,吃吃药就完事儿的,老年人的贫血有些是因为牙口不好、长期吃素或膳食搭配不合理等导致的营养性贫血,但更多的是由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肾脏病变、血液病等引起的,若不重视,可能导致严重的器质病变。

同时由于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贫血的症状会被误解为是因身体虚弱等而被忽略,常常在就诊其他疾病时才会被发现,而此时贫血的程度往往已经较重了,不但贫血的治疗难度较高,也增加了其他疾病的治疗难度。

(5)贫血只要能把血红蛋白补上去就行,没必要东查西查;

上文中提到,贫血有很多病因,治疗贫血的目标并非单纯地提高血红蛋白,更为重要的是查明并去除病因。例如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贫血的治疗均较为简单,补充铁剂或叶酸、维生素b12后,大部分患者1个月后血红蛋白能明显升高。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病因可能为良性的消化道溃疡伴出血、痔疮出血等,也可能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这就是医生遇到缺铁性贫血患者,一定要刨根问底追查到“元凶”才肯罢休的原因。

二、正确认识贫血

贫血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引起的贫血的原因很多。什么是贫血呢?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成年男g/L,成年女性(非妊娠)g/L,孕妇g/L,6个月到6岁儿童g/L,6~14岁儿童g/L。

贫血的症状很多,最常见的是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贫血还会引起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甚至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贫血的临床表现会涉及全身各大系统。当然,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也都有可能引起贫血。

贫血只是一种症状,引起贫血的疾病有很多。贫血是“标”,而导致贫血的病因才是“本”,所以诊治时必须“标本兼顾”。贫血的预后取决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例如:早期的消化道肿瘤或者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贫血程度可能是轻度的,而由痔疮出血引起的贫血可能是重度的(笔者的同学就曾因痔疮出血导致的贫血而晕倒在卫生间),但是对患者来说,前者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后者。

明确贫血的病因才是合理及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关键,及时去除病因对治愈贫血、防止复发乃至预防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贫血的原因未明确时,不应乱用药物尤其是自行购买“补血”的保健品,否则只会延误病情的诊治。

THEEND

(谢亚萍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beimeirongyuan.com/jfxpxzz/87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