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们一起学健康~涨姿势~
打篮球期间,下蹲系鞋带,起身时突然眼前一黑,头晕目眩,瞬间感觉要和这个美好的世界说再见了,难不成真的是天妒英才……幸亏,过了一小会,身体恢复正常,也没有不适感,但心里总有阴影,害怕是绝症先兆……
——来自粉丝
或许你也有类似的情况,久蹲后站立直接眼黑头晕几十秒,严重时产生眩晕现象甚至是晕厥。很多人会自我以为是贫血,更有糖尿病患者一边控制血糖,一边吃糖。其实你可能患有体位性低血压症。
Doctor「头晕」
▼
头重脚轻、站立或行走不稳
倾倒感或摇晃感,以及踩棉花感
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
Doctor「眩晕」
▼
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自我感知错误
可感到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性幻觉
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
眩晕发作时患者多意识清醒
Doctor「晕厥」
▼
患者多为突然的意识不清
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症状
甚至全身肌肉无力,伴不能直立、摔倒在地
Doctor体位性低血压(OH),又叫直立性脱虚,是一种常见疾病,多见于年老体弱者,主要表现为由于体位的改变,站起后的3分钟内收缩压降低≥20mmHg或舒张压降低≥10mmHg,引起脑缺血现象。
「常见致病因素」
▼
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对血压调节功能欠缺
在人体体位变化时,正常的血压改变
心脑血管神经、体液方面的诸多联合调节
达到血压平衡过度状态。在该调节过程中
任一环节出现罢工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脱水、低血容量、系统紊乱(神经、心血管、内分泌)
都是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致病因素
Doctor「常见症状」
▼
体位改变时,如:
较长时间的下蹲、坐下、卧床后突然站立
出现头晕、目眩,恶心、视力模糊、心悸
头痛、疲乏、虚弱感、晕厥、呼吸困难
胸部疼痛、肩部疼痛、颈部疼痛等症状
Doctor「危害」
▼
前瞻性研究证明OH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也是引起晕厥的常见原因之一
OH带来的低血压
可降低冠脉灌注,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
OH的严重程度与早逝、摔伤和骨折呈强相关
Honolulu研究显示
70岁以上老人中,OH占7%,死亡率增加64%
Doctor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主要是为了改善血压降低过快或过多而引起不适症状、减少其引发的晕厥和摔倒等风险,减少远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如以下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建议就医。
「控制血糖血压」
▼
积极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神经心脑血管疾病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α受体阻滞剂
等药物均有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可能
加强体位血压监测,消除药物因素影响的可能
Doctor「生活习惯」
▼
卧床时头位稍高于下肢15~20°
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刺激自主神经系统
延缓运动,从床上坐起或下地时
先活动双腿再缓慢站起,起床1h后进行运动
避免长时间站立,穿弹力袜、增加体育锻炼
促进下肢静脉血管收缩和血液回流
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限制饮酒量、戒酒,控制洗浴时间及水温
以避免餐后低血压及引起血管扩张
补充营养,适量食用富含钠的食物
充足饮水,以提升日常血压水平及避免脱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作息规律,提高免疫力
Doctor「安全措施」
▼
在浴室、马桶边等处使用防滑垫并安装扶手
座椅家具等尽量固定在地面,周边摆放支撑物
室内尖锐处加装防撞条,避免受伤,尤其是老年人
Doctor预防肠癌有绝招,大米如何成为肠癌克星!
我国居民“正确洗手率”仅为4%,一只手可附着80万个细菌
气虚、痰湿、血瘀体质易患癌!如何逆转癌症体质?
不是所有疾病都需服药,如何巧妙地动用自愈机制治疗疾病?
中国已成糖尿病第一大国,三大阶段有效控制血糖!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不仅过早,还易误导
口腔疾病威胁全身健康,不同人群如何防护?
被大闸蟹将了一军,不仅有假,这些还不能吃!
每周四晚21:08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