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干货
招聘
公开课
不定期送书、送资料
临床医师倒计时天护士资格考试倒
倒计时07天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
1、预防该疾病应强调
A预防感染
B多晒太阳
C按时添加辅食
D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E加强体格锻炼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该患儿的表现可知其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由于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所致。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措施是改善哺乳母亲的营养,并按时添加辅食(C对)。
2、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小儿易发生的贫血是
A白血病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正确答案:E
解析:长期单纯以羊乳喂养,因羊乳中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少,小儿易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E对)。
3、恶性贫血的病因是
A出血过多
B萎缩性胃炎
C维生素B12缺乏
D抗壁细胞抗体缺乏
E抗内因子抗体缺乏
正确答案:C
解析:恶性贫血又称为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故恶性贫血的病因是体内维生素B12缺乏(C对)。
4、为提高叶酸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疗效,应同时用
A维生素B1
B维生素K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正确答案:C
解析:维生素C或钙片可以促进叶酸的吸收(C对)。
5、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哪个年龄段
A2个月以下婴儿
B6个月以下婴儿
C2个月至6个月婴儿
D2岁以下婴幼儿
E2岁至6岁的儿童
正确答案:D
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D对)。
6、患儿,女,10个月,因“皮肤、面色苍黄1个月”入院。入院后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下列治疗措施正确的是
A口服铁剂
B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C肌内注射叶酸
D深部肌内注射铁剂
E口服维生素C
正确答案:B
解析: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是治疗的关键,一般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若单用叶酸反而有加重症状的可能(B对C错)。
7、单纯缺乏维生素B12患儿不宜加用叶酸治疗,其原因是
A延缓维生素B12的吸收
B以免加重精神、神经症状
C无治疗作用
D以免加重毒副反应
E可造成水肿
正确答案:B
解析:单纯维生素B12缺乏患儿,不宜加用叶酸治疗,以免加重精神神经症状,加重震颤表现(B对)。
8、患儿,女,8个月,单纯羊乳喂养。为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建议其饮食中应增加叶酸,下列含叶酸较多的食物是
A蛋类
B瘦肉
C海产品
D干果类
E新鲜绿叶蔬菜
正确答案:E
解析: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种,通常在各类水果和新鲜蔬菜中含量较高,其中又以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含量最为丰富(E对)。
9、患儿,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面色苍黄,最可能的发病原因是
A铁缺乏
B维生素C缺乏
C维生素D缺乏
D维生素B1缺乏
E维生素B12缺乏
正确答案:E
解析: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
10、患儿男,1岁。近来出现厌食、呕吐,反应低下、少哭不笑。查体见患儿颜面虚胖、皮肤苍白、表情呆滞,肢体及头部震颤。医嘱应采用维生素B12治疗,若治疗有效,该患儿最先出现的改变是
A网织红细胞上升
B血红蛋白上升
C精神、食欲好转
D震颤缓解
E面色转红
正确答案:A
解析:结合患儿症状,初步考虑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是治疗巨幼细胞贫血的常用药物,使用后若治疗有效,首先患儿网织红细胞在4~6天内即见上升(A对),10天左右达到高峰,骨髓细胞巨幼变亦迅速改善,伴以血红蛋白的上升。大多数患者血象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
11、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经血常规检查得:血红细胞3、1×/L,血红蛋白78g/L,血片中以大红细胞为多,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应首先考虑为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B
解析:(1)患儿血常规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明显,血小板一般减低,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面色苍黄,手有震颤,以上符合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表现(B对);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A错);
(3)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同时存在时称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血象常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近于平行降低,红细胞大小相差悬殊,大者比正常大,小者比正常小,大红细胞可呈低色素性,甚至有明显中空现象,粒细胞、血小板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的改变,骨髓象示两种贫血的混合表现,如幼红细胞胞体较大,胞核疏松,而胞浆较少,且嗜碱性强,此种改变尤以中、晚幼红细胞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巨幼细胞贫血时的改变(C错);
(4)小儿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红细胞破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D错);
(5)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与溶血程度相关,周围血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幼红细胞,偶见红细胞被吞噬现象,网织红细胞增多(E错)。
12、下列哪项是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特有的临床表现
A红细胞减少
B疲乏无力
C食欲不振
D心率增快
E神经精神症状
正确答案:E
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临床表现:以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患儿多虚胖,毛发稀疏细黄,面色苍黄或蜡黄,口唇、指甲等处苍白,常伴肝、脾肿大。患儿烦躁、易怒。维生素B12缺乏者表情呆滞、目光发直、少哭不笑、反应迟钝、嗜睡,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常有倒退现象(E对)。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30岁,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护士在巡视中发现患者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时,采取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迅速通知医生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剂
D输浓缩红细胞
E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
正确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人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如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进行抗凝与抗纤溶治疗,全力抢救(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患者女,3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接受丙酸睾酮注射治疗1个月余。护士每次在为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前应首先检查
A注射部位是否存在硬块
B面部有无痤疮
C有无毛发增多
D有无皮肤黏膜出血
E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
正确答案:A
解析:丙酸睾酮使身体呈现某些男性化特征(如毛须增多、声音变粗、痤疮、女性闭经等),这些副作用于停药后短期内会全部消失,不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和注射部位,是护士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观察和注意的,不是注射前首先检查的内容(BC错);
皮肤黏膜出血,口唇、甲床苍白是贫血的一般表现,观察口唇、甲床的苍白程度是日常病情观察的内容之一(DE错);
丙酸睾酮:该药物为油剂,需深层注射;由于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发生肿块,要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肿块要及时理疗(A对)。
3、某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出现高热,伴抽搐,此时,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酒精擦浴
C冰水灌肠
D口服退热剂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正确答案:E
解析:高热有畏寒的患儿、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等禁用擦浴(AB错);
降温时灌肠液温度为28~32℃,不能用冰水(C错);
病人抽搐状态下难以口服退热剂,且退热剂起效较慢(D错);
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在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紧急降温(E对),头部放置冰袋还可降低大脑需氧量,减轻高热惊厥带来的脑损害。
4、患者,男,35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当日血常规结果回报Hb59g/L,护士对该患者制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
B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
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D床边活动为主,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
E适当进行室内运动,避免重体力活动
正确答案:B
解析:贫血患者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安排其休息与活动。患者Hb59g/L为重度贫血,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B对)。
5、患者,男,28岁,因皮肤黏膜出血来诊。判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现患者有高热并且时有抽搐。此时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酒精擦浴
C冷水灌肠
D口服退热药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正确答案:E
解析:再障患者的发热由白细胞低、感染引起,本题中患者已经高热并伴有抽搐,应该优先在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进行局部降温,避免重要器官收到损害(E对)。
6、患者女,36岁,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查体:四肢,口腔出现溃疡,最大约1、1~1、5cm,触痛,牙龈渗血。咽部轻度充血。针对目前情况,预防口腔感染的护理措施是
A住单人病房
B嘱患者带上口罩
C根据pH值选择消毒液漱口,每日3次
D每日刷牙3次以上
E暂时不要外出活动
正确答案:C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要预防感染。预防口腔感染可以多漱口(C对);刷牙次数过多会增加出血的机率(D错);单人病房、戴口罩及避免外出活动为预防感染的措施,不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措施(ABE错)。
7、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
A面色苍白
B皮肤紫癜
C肛周感染
D肺部啰音
E肝脾肿大
正确答案:E
解析:肝脾肿大一般见于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造血功能异常所致的贫血,无肝脾的肿大(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表现为贫血,皮肤黏膜苍白,四肢发冷(A对),血小板减少,易引起出血,皮肤出现紫癜(B对),白细胞减少,易引起皮肤和肺部感染(CD对)。
8、某病人血红蛋白量40g/L(4、0g/dL),白细胞计数2、5×/L(/μl),血小板计数20×/L(2万/μl),最可能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性失血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C
解析:病人血红蛋白低,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减少的特征(C对)。
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首选
A强的松
B雄激素
C免疫抑制剂
D骨髓移植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按病因分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按起病方式和病情轻重分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有直接刺激红细胞生成作用(B对);
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能抑制病人T淋巴细胞或非特性免疫反应,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首选药物(C错)。
骨髓移植主要用于重型再障,40岁以下、未接受输血、未发生感染的病人,有供髓者可考虑(D错)。
10、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
A磺胺药
B保泰松
C苯妥英钠
D氯霉素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D
解析: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氯霉素(D对),其毒性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受抑制及损害骨髓微环境。
1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皮肤黏膜出血
B脑出血和严重感染
C肺部感染
D颅内出血
E皮肤感染
正确答案:B
解析:重型再障病人1/3~1/2在数月至1年内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出血和严重感染(B对)。
1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发的表现是
A贫血
B皮肤黏膜出血
C子宫出血
D呼吸道感染
E脑出血
正确答案:A
解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分型,现多称之为“非重型再障”,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A对)。
13、李女士,23岁,因头晕1医院就诊。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0×/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为2、0×/L,血小板40×/L。应考虑发生了
A缺铁性贫血
B急性溶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检查:呈正细胞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重型较明显,但三种细胞减少的程度不一定平行。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白细胞计数多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D对)。
14、关于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用机制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
B需治疗3~6个月,才能判断疗效
C疗效判断指标为红细胞升高
D此药不易吸收,须作深部肌内注射
E长期使用可出现痤疮,须作深部肌肉注射
正确答案:C
解析: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有直接刺激红细胞生成作用(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15、钟先生,42岁,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贫血。住院期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双侧瞳孔大小不等、一侧肢体瘫痪,首先应考虑为
A颅内感染
B出血性休克
C脑膜炎
D脑出血
E脑梗死
正确答案:D
解析: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脑出血表现:头痛、呕吐、精神烦躁不安等。根据题意,应先判断患者最可能为脑出血(D对)。
16、患者男,43岁,因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和反复感染就诊。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出院时护士对患者应着重强调
A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不可随便用药
C预防感冒
D坚持治疗
E定期复查
正确答案:C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要预防感染(C对)。
左左老师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