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大部分女人应该都不陌生,而名中带瘤的东西,一听就不会是好相处的。甚至一些女性朋友谈“瘤”色变,她们觉得子宫长出的肌瘤,听起来就像癌症的肿瘤一样。而对于子宫肌瘤的解决办法,有人说子宫肌瘤不需要治疗,也有人说得了子宫肌瘤要切除子宫...到底子宫肌瘤是一种怎样的妇科病?在女性的一生中,可能会与子宫肌瘤“打一次交道”,如果你还对此一无所知,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更好地爱护子宫!34岁女子“子宫上长了颗肌瘤"试想一下:假如子宫内长满肌瘤,它们如鹅卵石一般铺在子宫内壁上,稍有不慎便会割破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血管......是不是听起来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子宫内长满肌瘤的案例。看看以下两位女性剔除子宫肌瘤的经历:岁的小萌(化名)发现自己的月经出血量异常多,于是吃了阿胶、蜂蜜等补品来补血,结果这些补品不仅没有让她的身体好转,反而促进了肌瘤增长。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子宫肌瘤”,医生建议她切除子宫,但是她不愿意。幸运的是,小萌辗转多地求医,最后通过手术取出了颗、足足g重的肌瘤,也奇迹般保留了子宫!02无独有偶,陈女士(化名)也通过了手术剔除颗肌瘤。9年前,陈女士就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当时检查显示只有3个,且体积很小。没想到,随着时间的增长,陈女士子宫内的肌瘤越来越多,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才清除干净。对于正常人来说,10颗肌瘤听起来也很多了,颗、颗真的是无法想象。医生建议,无论有无生育、有无性生活,25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每年做一次腹部B超。子宫肌瘤,到底是个啥?其实,子宫肌瘤与癌症并无关系,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大多数是良性的。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的女性。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约20%有子宫肌瘤,即每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中招。超过一半的肌瘤在子宫里“悄悄”生长,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子宫出血的状况。然而,子宫肌瘤分为两种类型——良性与恶性。不过大家无须惊慌,子宫肌瘤发生恶变的几率只有0.4%~0.8%。据成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介绍,如果近绝经期、肌瘤较小、没有症状,已经妊娠且肌瘤没有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可以观察等待,每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但是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cm,最好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肌瘤5cm以下一般相安无事。身体8处异常,是子宫肌瘤发出的警告子宫肌瘤有没有症状,一般与肌瘤生长的部位息息相关。有些女性的子宫肌瘤没有任何症状,在体检时才被发现;而有些女性的身体则出现一种或多种异状。
若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警惕,最好就医检查:
1、阴道不规律出血;
2、下腹部摸到硬块,尤其是清晨排尿前;
3、压迫膀胱,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
4、影响直肠,引发便秘、腹泻等症状;5、妨碍受精卵着床,造成不孕不育;
6、肌瘤压迫盆腔神经,引发腰酸背痛、腹痛;
7、白带增多,伴有异味,一旦感染会出现脓性白带;
8、月经量增多,造成继发性贫血、贫血性心脏病。
抑制肌瘤生长,注意日常饮食俗话说,病从口入。适当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宫肌瘤起抑制作用。女性朋友们遵循“3宜2忌”的准则,慢慢改善饮食即可。01“3宜”多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鸡肉、鱼肉等,鸡蛋也可以吃,但要注意蛋黄不能吃太多;
多摄入高纤维食物,新鲜的蔬果是最佳的选择,同样不要过量食用,目的在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体重;
每天适当摄入豆类食物或豆制品30~50g(成年人),这是因为豆类食物含有植物雌激素,对减少子宫癌、乳腺癌的发生有帮助。
02“2忌”忌食用含雌孕激素的保健品、药品、食品。有研究证明,长期服用用激素喂养的家禽、使用了生长激素的蔬菜,或含雌激素的化妆品,以及激素类的食品(如雪蛤、燕窝、花粉、蜂王浆、胎盘制品等),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异常,使子宫肌瘤变大。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这一类食物容易促进雌激素生成与释放,从而影响肌瘤生长。此外,肥胖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几率更高。
因此,饮食应该以清淡、低脂为主,避免吃煎炸、烧烤类食物,饮料也不宜多喝。注意:饮食调理仅为辅助手段。艾灸,调理肌瘤的最佳选择!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原因就两个字:一个是虚,无生化之源;一个就是瘀,堵住了,血出不来,子宫肌瘤就是被阴邪瘀住产生的沉淀物。而这种情况用艾灸效果是很好的,说白了就是以阳胜阴的思路,艾灸是能温能通,正好对付肌瘤。胞宫位处人体的深层,普通疗法很难气至病所,而艾灸却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就近取穴的同时,还具有穿透力,需知艾热渗透力是很强的。艾灸方案:(以下数据以灸大夫艾灸仪为参考)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第1天八髎47--60关元48--70三阴交42-神阙48--70第2天膈俞47-血海42--50中极48--70神阙48--70第3天期门45-太冲45-曲骨42-神阙48--70第4天章门42-阴陵泉42-神阙48--70灸法对缩小子宫肌瘤及缓解疼痛症状都有较好疗效。另外,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方有利于病患的恢复。(不懂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