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座城市里最有温情的地方,是你家楼下的菜市场;旅途中最地道的风景也在菜市场。雪兰和末娜每去一个地方旅行,都会去当地的菜市场逛逛。雪兰说她有一个室友,曾经特别爱找她逛街,因为她总是逛着逛着就去了菜市场,后来室友就很少找她一起逛了。
回北京的前一天,特地去了青森的菜市场。那是一个集海产品、蔬菜、熟食、杂货为一体的市场,海产品规模最大。
青森的特产扇贝、苹果、大蒜最佳,菜市场里的扇贝论个卖,日元一只。同团的一位大哥买了3只扇贝现场生吃了,他说味道很鲜美。也有刚做好的生鱼片,同团的护士大姐还剩了一些清酒没有喝完,就买了一盒生鱼片当下酒菜,准备拿到机场吃。
鱿鱼的须子都很大很长,日元只能买到半条须子,不知道整条鱿鱼得有多大。鱼也很大,那么大的鱼在北京的水产品市场里没有见过。蔬菜的种类并不很多。熟食有寿司、饭团、腌好的咸菜等等。市场里还有少许杂物和二手货摊位,有二手的包、鞋什么的。或许吧,一个地方的菜市场,就是那里最接地气的风景。
她们说,爱逛菜市场的人是不会垮掉的;一个能流着眼泪吃饭的人,一定撑得过人生的低谷。
那段时间,我们几个人读北大才女张培祥写的《卖米》,那是母女两个人担着几十斤的米,走十几里山路去镇上卖米的故事。看得我们为之动容,唏嘘不已。雨婷小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不甘被菜贩子压价,她妈妈夜里四点多起来,挑一担一百多斤的菜走五公里去城里的菜市场卖菜。反正这些年总算是好了,家里也盖起了小楼,只是兄弟姐妹都到城里发展了,村里的小楼空落落的,只有两位老人居住。
其实,生活的苦和不易,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我们周围每个人,有的人看上去很强势,有的人看上去很幸福,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或者曾经有过别人看不见的不得以。
想在这个秋天去逛逛有名的三源里菜市场,感觉那里是北京消费的风向标,奶酪、牛油果好卖与否,都与经济大势紧密相关。对经济大势,我关心的程度不太够,但是秋天到了,马上就是一年里螃蟹、海鲜最肥美的季节,末娜和北雁都有房子快装修好了,等装修好的日子,我们相约去菜市场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