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会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下蹲之后或者长时间久坐后,突然站起来就会感到头晕目眩甚至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
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认为这是贫血的表现,只需要补充营养就可以了。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人体的平衡靠的是内耳和身体的神经系统来持续调节和维持的。内耳里面有三个小耳石,它们会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产生力的变化,进而引起对头部姿态的感知。同时,我们的神经系统也会接收到视觉和肌肉的反馈信息,再对身体的平衡进行调节。
但是,当人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时,比如说久坐不动、长时间下蹲以及保持一个姿势躺着等,这些都会让身体的平衡系统变得比较敏感,甚至出现慢性失衡的状态。
久而久之,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就会向下半身聚集,从而导致上半身血压偏低。所以,当一个人长时间下蹲之后,再突然站起,这时的血液回流便会突然增加。此时此刻,心脏在短时间内根本还来不及适应这样的变化,进而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就会容易引起头晕目眩的症状。
此外,身体也会因为长时间蹲坐而出现一些久坐不动带来的问题,比如:下肢肌肉耗氧量增加、肌肉变得僵硬、对血量分配不均的反应越来越明显等,也会引起身体内部环境的改变。
与此同时,我们会注意到在蹲坐时下肢的血液循环相对不佳,大腿长时间弯曲,会导致血液及代谢废物难以废除,进而引起局部温度升高、肌肉变硬式的疲劳乃至损伤,这也就是所谓的“静态肌肉敷衍”。当突然站立时,这些久坐不动带来的问题就会加重,进而导致头晕目眩的症状。
平常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或者预防蹲久了站起来头晕目眩的症状。
1.我们可以多进行一些适度的运动,比如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伸展动作、瑜伽、太极、慢跑等,以此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2.我们在站起来的时候,可以先坐一段时间,再站起来,避免久坐;或者站起来的时候缓缓站起,而不是突然猛的一站。这样一来,就能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这个过程,从而减少头晕目眩的发生。
总而言之,蹲久了站起来头晕目眩是因为长时间下蹲之后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身体失衡和血液回流突然加大造成。
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蹲着,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以免造成突然站起来的摔倒或者发生意外,造成骨折或者发生其它身体上的伤害。
为了减少这样的不适症状发生,平时应该多注意锻炼、适度休息、选择缓慢站起来的方法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